山西省中藥材集團有限公司
Shan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Co., Ltd
政策法規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推進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晉政辦發〔2022〕52號
?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辦、廳、局: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及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中醫藥強省的部署要求,進一步打造中藥材特優產業,推進我省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升育繁推一體化水平
加強道地中藥材種質資源保護。建立黃芪、連翹、黨參、苦參、酸棗仁等道地中藥材原產地野生資源保護區,支持建設道地中藥材種質資源庫、種質資源圃,開展種質資源收集評價。加快中藥材資源創新和新品種選育。重點支持黃芪、連翹、黨參、遠志、黃芩、柴胡等道地中藥材品種資源利用、育種創新,加快新品種選育和認定。提升中藥材種子種苗擴繁生產能力。大力支持品種提純復壯,擴大良種繁育和展示示范,重點在沿太行山區域建設黨參、連翹、苦參、柴胡、黃芩等良種繁育示范基地,在恒山區域建設黃芪等良種繁育示范基地,在晉南邊山丘陵區建設黃芩、遠志、柴胡等良種繁育示范基地。到“十四五”末,選育藥效明顯、質量穩定的道地中藥材新品種10個,建設種子種苗繁育基地5萬畝,主要品種良種覆蓋率達到60%以上。
二、提升科技創新水平
加強科技創新隊伍建設。統籌相關院校、科研機構、農技推廣單位、行業協會等方面的中藥材專業人才,充分發揮專家團隊技術包聯服務和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科技創新支撐作用,建立中藥材產業科技創新團隊。加強關鍵領域的科技創新。圍繞品種選育、生態種植、綠色防控、采儲加工等環節,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技術集成,建立健全評價體系。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構建科技創新和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道,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突出的研究開發機構及人員的支持力度,鼓勵通過轉讓、許可或者作價投資等方式,向企業或者其他組織轉移科技成果,依法對科技成果完成人和為成果轉化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給予獎勵。
三、提升基地建設水平
優化道地中藥材生產基地布局。依托資源優勢,科學規劃,逐步建立恒山、太行山、太岳山、呂梁山、晉南邊山丘陵區5大中藥材生產基地。集成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挖掘、創新和集成傳統種植栽培技術和模式,在連翹、黃芪、酸棗仁種植上重點集成推廣野生撫育和仿野生栽培技術,在苦參、黃芩、遠志、柴胡種植上重點集成推廣病蟲草害綠色防控和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實現綠色生產、生物多樣性及環境保護有機結合。提高機械化生產水平。支持各類中藥材耕種、采收、加工、病蟲草害防控的高效實用農機具研發,集成推廣農機、農藝相配套的技術模式,提升中藥材生產效率和種植效益。創建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按照統一種子種苗、統一生產資料、統一栽培模式、統一生產技術,統一儲藏加工的要求,實現中藥材生產產地道地化、種源良種化、種植生態化、作業機械化、管理精準化、產品品牌化。到“十四五”末,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400萬畝、產量80萬噸,建設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100萬畝。
四、提升加工利用水平
大力推進產地初加工。在傳承中藥材傳統加工工藝基礎上,不斷升級改造和創新,建設安全規范的智能化、現代化中藥材加工基地。對規模以上的新建、改擴建加工生產線的中藥材加工企業進行扶持。逐步開展中藥材趁鮮切制試點,提升趁鮮切制水平,全方位提升中藥材產地初加工能力。大力開發藥食同源產品。支持沙棘、山楂、杏仁、桃仁、酸棗仁等功能食品開發。加快推進黨參、黃芪、杜仲葉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物質管理試點。穩步推進連翹葉茶、毛建草茶、桑葉茶、蒲公英茶等山西藥茶發展。提高綜合利用能力。加快中獸藥、生物農藥、飼料添加劑等的開發應用,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綜合收益。對中藥材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非藥用部位、中藥材及飲片加工過程中產生的下腳料等,加強資源化利用。到“十四五”末,綜合利用和加工轉化率達45%以上。
五、提升商貿流通水平
打造“東藥材”商貿平臺。鼓勵長治市建設全國北方中藥材集散中心、大同市建設“正北芪”交易中心、中藥材主產縣區建設產地交易中心。舉辦在國內具有影響力的展會和論壇,持續擴大山西中藥材的知名度,構建完善的中藥材商貿、流通體系,不斷提高市場占有率。加強中藥材倉儲物流能力建設。鼓勵和支持企業新建或整合利用現有倉儲設施,在產地就近建設預選分級、加工配送、包裝倉儲等基礎設施,推動現有倉儲物流基地轉型升級。提高中藥材流通信息化水平。完善種植、初加工、包裝、倉儲、物流和銷售一體化的中藥材全產業鏈大數據平臺。建立信息發布機制,加強中藥材市場需求預測分析和產銷對接,指導種植戶與加工企業科學安排生產,規避中藥材價格波動風險。
六、提升質量安全水平
健全中藥材生產標準體系。制定完善道地藥材生產標準、加工標準、儲藏標準和良種繁育、種植采收、質量安全等技術規程,大力推進按標生產。建立中藥材質量檢測體系。加強中藥材檢驗檢測機構能力建設,加大樣品檢測力度,嚴格檢測制度,鼓勵第三方檢測機構參與中藥材質量檢測,逐步建立全省中藥材質量檢測管理和評估體系。構建中藥材質量追溯體系。建立和完善投入品管理、檔案記錄、產品檢測等制度,加強種源、種植、加工等生產過程監管,推動實現中藥材生產、加工、經營全程可追溯。
七、提升生產組織化水平
大力培育經營主體。培育中藥材生產加工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新型經營主體建設標準化、現代化、規?;瘓@區和生產基地。培育中藥材“鏈主”企業。擴大中藥材產業化聯合體試點范圍,重點圍繞“十大晉藥”,支持各級供銷社參與中藥材產業化開發,培育產值上億元的中藥材“鏈主”企業20個,推動中藥材全產業鏈發展。積極推進集群發展。培育一批中藥材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產業強鎮和現代中藥材產業園。爭取國家中藥材特優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產業集群等項目支持,打造中藥材產業集群。到“十四五”末,全省中藥材產值突破160億元。
八、提升融合發展水平
依托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塊,鼓勵各地充分利用當地中藥材資源,形成與中藥科技農業、名貴中藥材種植、田園風情等生態休閑旅游相結合的養生體驗和觀賞基地,建設一批休閑旅游示范區。支持利用中醫藥資源,開發藥膳、藥茶、藥酒等產品,創新發展模式,建設特色康養小鎮。支持壺關黨參文化保護區和平順縣國家級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建設,打造中醫藥健康旅游品牌。
九、提升品牌競爭力
構建“晉藥”品牌體系。圍繞“十大晉藥”,保護開發恒山黃芪、安澤連翹、上黨黨參等區域公用品牌,培育一批領軍企業品牌,支持申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逐步形成“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品牌體系,實現品牌賦能產業升級。實施“晉藥”品牌戰略。加大對品牌創建、產品營銷、招商引資、技術創新等的支持力度,打造一批品質好、叫得響、占有率高的知名品牌,提升我省道地中藥材影響力。到“十四五”末,培育一批區域公用品牌和地理標志產品。
十、提升支持保障水平
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山西省建設中醫藥強省領導小組作用,強化宏觀指導、統籌協調、督查考核。各市、各有關部門要把中藥材產業發展納入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成果和農民增收的重點產業來抓,制定實施方案,狠抓工作落實,全方位推進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強化政策支持。統籌鄉村振興、農業生產發展、中醫藥強省、企業技改、科技研發等項目,重點支持中藥材資源保護、品種選育、基地建設、產地加工、科研推廣、倉儲物流、品牌創建和市場營銷等關鍵環節。規模以上中藥材企業可享受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各項政策,中藥材“鏈主”企業可享受省政府市場主體倍增支持產業鏈“鏈主”企業的有關政策。嚴格督查考核。加強對重點工作的督導,加大對有關部門和重點市縣的考核,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
本意見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5年。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2年6月30日
聯系電話:0351-4050861(營銷) 4050868(辦公)